海大許泰文校長榮膺「有庠科技講座」殊榮。
從海洋工程到永續願景 海大許泰文校長(右2)榮膺「有庠科技講座」。(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提供)
【記者張靜惠基隆報導】財團法人徐有庠先生紀念基金會,第23屆有庠科技獎於13日舉辦頒獎典禮,國立臺灣海洋大學許泰文校長暨河海工程學系講座教授推動「與海共生」理念,設立海洋工程科技中心於海洋大數據整合、海洋能源開發、海洋能測試場建置及河海災害預警系統建立等成果卓著,榮獲財團法人徐有庠先生紀念基金會第23屆「有庠科技講座」(綠色科技)殊榮,肯定他在海洋永續工程及綠色科技推展上的卓越貢獻。
許泰文校長專注於近岸水動力學、波浪與潮流模擬、海岸開發與保育及海洋能源應用等領域,推動「從海洋工程到永續願景」的實踐。他強調,現代海洋工程不僅是技術突破,更是生態共榮的實踐。近年來,他推動「近自然工法」理念,以自然協同的工程模式,發展出兼顧安全、景觀、生態與親水功能的海岸治理新思維。他所開發的風浪模式「WWMⅢ」和「ATOM」,已廣泛應用於北海(德國)、波羅的海(波蘭)、威尼斯海岸(意大利)及臺灣環島海岸,預報成果深獲國際肯定。
在產學部分,許校長設立海洋工程科技中心開發海洋能源、離岸風電關鍵技術、河海災害預警系統,國科會與產學或相關部會補助總金額高達7.2億元,此外,產學合作計畫共計540件,總金額為4.39億元,促進相關產業發展。尤其在浮式風機研究,帶領團隊開發出「無網格法電腦模擬模式」,能在不同海況下精確預測平台動態,以打造更安全、高效且能適應臺灣海域條件的浮式風機系統。
許校長不僅連續五年入選工程領域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並曾獲科技部三次傑出獎研究獎及113年度特約研究人員傑出獎、經濟部全國水利傑出貢獻獎-大禹獎(2016)、中華民國力學學會「孫方鐸教授力學獎章」(2020)、112年度教育部師鐸獎及中國工程師學會會士(2024),深獲產官學界高度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