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客攜帶酒類未依規定申報,超量每公升最高罰2,000元。
旅客當心!啤酒、梅酒等調酒帶太多沒申報,超量每公升最高罰2,000元。(關務署基隆關提供)
【記者柳芬馨基隆報導】旅客當心!啤酒、梅酒等調酒帶太多沒申報,超量每公升最高罰2,000元。
基隆關提醒返國旅客,近來海關查獲多起攜帶啤酒、梅酒及調酒類飲品超過免稅數量且未申報的案例。許多民眾誤以為標示「低酒精」、「沙瓦」或「調酒」的飲料不屬於酒類,未依規定走紅線檯申報,導致超量部分遭海關沒入,甚至面臨罰鍰處分。
基隆關指出,依《菸酒管理法》第4條規定,只要酒精含量超過0.5%即屬於「酒類」,包含啤酒、沙瓦、果實酒、利口酒等飲品,都適用酒類管理規範。依現行規定,年滿18歲旅客可攜帶酒類1.5公升以內免稅入境(不限瓶數),可直接走綠線檯通關;如超過免稅數量,應改走紅線檯主動申報。
海關進一步說明,在總量5公升以內(未開放進口之大陸地區酒類限1公升),扣除免稅額度後,旅客可選擇補稅放行;若超過5公升上限,則須具備酒類進口業許可執照辦理報關進口,或選擇退運或放棄。
基隆關強調,旅客攜帶超過免稅數量酒類未主動申報者,依《菸酒管理法》第45條第4項及相關查緝作業要點規定,超量部分將由海關沒入,並處以下罰鍰:酒精濃度超過10%者,每公升罰2,000元。酒精濃度10%以下者,每公升罰500元。基隆關呼籲,旅客如對申報流程有疑問,可在入境時至紅線檯向海關人員洽詢,「誠實申報不會受罰」,才能安心通關、平安返家。更多旅客通關資訊,可至財政部關務署網站(https://web.customs.gov.tw → 首頁 → 旅客通關)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