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當「造王者」?

誰當「造王者」?

有意參選黨主席的,左起羅智強、鄭麗文、郝龍斌、張亞中四位強棒。(記者李伯元翻攝)

【幽湖閒話】誰當「造王者」?∕李伯元
在野的國民黨,在大罷免安全過關之後,民意反惡罷,給一些選前預測藍營立委將有6位以上會「中箭下馬」的政論名嘴,非常尷尬。如今國民黨要選黨主席,又是政論節目的焦點,見縫插針的討論盈庭,莫衷一是。
歴經幾次黨主席的更迭,深知黨主席對黨的成敗,有莫大的責任。檢討過去,有識之士都會覺得,如今國民黨需要的是「造王者」(King maker)的黨主席,必須無私無我的處理2026的地方選舉和2028的中央大選,尤其是為國取才,慎選不分區立委,黨主席自己不參選総統,而專心輔選眾望所歸的黨內總統候選人,才能贏得中央大選,贏回失去多年的中央執政權。
因此,很多人希望藍營要以吳伯雄前主席做模範,他當黨主席公正無私,專心輔選當時得人望的馬英九,當可敬的「造王者」。
現在有羅智強、鄭麗文、郝龍斌等領表,由趙少康和羅智強兩位黨內強棒者,才知要有「中評委」身分是必要的條件,要先獲得中央聘為中評委。
以往中評委資格有所來源,包括曾任黨內中央主管者,曾任中央民代(立委、國代等)各界菁英代表等,聘為中評委沒任期限制。當中評委主席更是不容易。以基隆為例,中評委寥寥無幾,中評委主席為已往生的謝修平。
今年要選出的黨主席,任務重大;要團結全體同志,要輔選總統候選人勝選(必須藍白合,不被分化,重踏覆轍)。面對綠營因大罷免大失敗,迅速組成選對會,賴清德總統下鄉拜廟,更召開地方會議,為地方及中央大選,未雨綢繆。
藍營更要慎重處理黨主席選舉:1、黨內應先行協調,設法共推一人,願做「造王者」的黨主席,避免黨主席選舉,而給他人可乘之機。朱立倫品學歴練均優,早有準備和團隊,但太過精算,恭儉讓失去參選大位良機,當了黨主席,成績優異,但備極辛勞,吃力不討好,而放棄連任。總召傅崐萁請黨內參選人先行協商的意見甚佳,如請出黨國大老吳伯雄等協商勝選策畧,避免兄弟䦧牆,團結一致是為上策。
2、如有人堅持參選,宜採多家民調(過去已有豐富的經驗)不必勞動黨內派系浮出枱面。此為下策。地方大選縣市長候選人大多底定,總統候選人,也呼之欲出,藍營盧秀燕市長,無論藍白都受歡迎,如能迎合民意,為國家前途設想,善莫大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