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隆連續降豪大雨,中正區調和街山上出現疑似堰塞湖

基隆連續降豪大雨,中正區調和街山上出現疑似堰塞湖

市府認為不是堰塞湖,而是「內陸湖泊」。(記者江宏志翻攝)

【記者江宏志基隆報導】受鳳凰颱風外圍環流與東北季風共伴效應,基隆連續兩天降豪大雨,中正區調和街路面有黃泥積水,山上出現疑似堰塞湖的內陸湖,因大雨水量豐沛,一度溢流到山下路面。中正區公所表示,將邀相關單位會勘,再研議後續如何處理,是否有立即危險還待會勘。
基市府13日下午2點,工務處與水保技術團、中正區議員及當地里長與里民代表,將再確認目前的緊急應變措施;另外,市府已向國土署,申請預計2755萬元,改善調和街沿線排水設施。
基市災害應變中心指出,依氣象署統計,基隆地區11日24小時累積雨量,高達311毫米,道路有10餘處積淹水。中正區調和街道路黃水夾雜土泥,最深處約有一輪胎高,工務處調派機具挖開路面將水引導到排水道,12日雨停後積水逐漸退去。
居民指出,調和街某大型社區下方有出現疑似堰塞湖,但距社區還有段距離。中正區砂子里長陳俊宇表示,該湖位在2個山凹間低窪處,研判是這兩天大雨累積大量雨水形成,盼市府相關單位早日解決,避免萬一崩坍造成危害。中正區長傅俊昇到附近查看,疑似堰塞湖的內陸湖泊距調和街約280到300公尺,有水的地方的土地,屬私人所有範圍,近期會邀基府工務處、產發處及土地所有權人會勘,研議後續如何處理、有無立即性危險,避免再有颱風或大雨會有危險性,造成安全威脅。
針對調和街因近日連續降雨,而產生積水狀況,是否為堰塞湖造成,市政府13日回應,有關調和街上方的內陸湖泊,經市府依據空照圖,是蓄積已久的內陸湖,面積約700平方公尺,與花蓮縣光復鄉馬太鞍溪,相差2000倍,對調和街影響相對有限。週邊社區地勢較內陸湖高,請住戶放心,不會漫流到住宅區內。
基市府指出,本月11日夜間基市工務處現場勘查,造成調和街積淹原因,是雨勢過大造成內陸湖週邊漫流,當下完成兩個緊急處置,內陸湖旁溢流部份屬私有土地,環保局已協助導排到調和街大排;基市工務處針對調和街沉砂池施作兩段臨時導排水措施,順利引導到排水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