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身戲曲百花園 園博奇遇夜 越夜越好玩
第九屆中國戲曲文化周在秋日暖陽中喜迎八方來客。北京園博園滿園中國紅,遍地歡笑聲,傳統文化煥發出動人光彩;「白+黑」沉浸式遊玩方案,則讓遊客觀眾體驗別具一格的「京夜夢華」園博奇遇夜,從晨鐘到暮鼓,盡享快樂時光。
經典劇目吸引新老戲迷
北京園博園化身戲曲百花園,從陽光劇場到憶江南園區,從晉中園到明天劇場,演出覆蓋23個劇種、33家專業院團,近400場演出及配套活動均免費向公眾開放。每個舞台前都坐滿了觀眾,聽到精彩處,滿堂喝彩聲此起彼伏,掌聲如潮。一位帶著孫子的老人笑道:「這戲聽得啊,熱鬧!」
園博園閩園化身為「哪吒鬧海」戲曲主題樂園,黑龍江省龍江劇藝術中心、河北省河北梆子劇院、濟南市戲曲曲藝中心等實力院團輪番上演多劇種版本的經典神話故事。憶江南園區營造出如夢如幻的「白蛇幻境」,上海越劇院、江西省贛劇院、廣東粵劇院和北京風雷京劇團連續呈現《白蛇傳》的經典片段。遵義園重磅打造「紅色經典‧抗戰主題園」,上演沉浸式京劇《紅燈記‧密電風暴》和紅色經典唱段演唱會。晉中園舉辦「以戲觀城」古韻戲台展演,北京市曲劇團、廣東粵劇院、河南李樹建戲曲藝術中心等院團帶來多場地方戲演出。

「白+黑」方案沉浸暢遊
戲曲文化周恰逢長假,北京園博園還為廣大市民遊客精心定制了「白+黑」沉浸式遊玩方案。
白天時段,除第九屆中國戲曲文化周的精彩演出,豐台公益演出——「大戲看北京,好戲在豐台」也在北京園博園鷹山劇場登台亮相。河北梆子、相聲曲藝、兒童劇、綜藝、豫劇等輪番上演,為觀眾帶來豐富多彩的視聽盛宴。活動期間,永定塔一層和九層開放遊覽觀光,登上塔頂,河西風貌一覽無餘。其中,永定塔九層開放咖啡區域,遊客可以一邊登高望遠,欣賞絕美景色,一邊伴著微風,品味香濃醇厚的咖啡飲品。
當夜幕降臨,園博園更是別有一番情趣。晚7時起,永定塔燈光秀再次震撼上演。每隔30分鐘一場的「永定河與北京城」主題裸眼3D燈光秀,最佳觀賞點位於鷹山戲曲會客廳或文昌閣,可將光影盛宴盡收眼底。園博園市場活動部負責人王曦表示:「永定塔燈光秀剛剛升級完成,使用了12台巴可公司的旗艦系列最新產品,巴可QDX系列投影機。單台四萬五千流明,視覺亮度高,畫面非常銳利,顏色極其鮮艷,4K影投影的清晰度也非常高。」
鷹山劇場夜間兒童劇《新尼爾斯騎鵝旅行記》讓帶娃遊園的家庭體驗浪漫歡樂的親子時光。作為園博奇遇夜沉浸式遊園的王牌項目,這部兒童劇結合當下最流行的「觀劇+巡遊」模式,打破了傳統劇場的沉悶,晚風穿過樹林的輕響,舞檯燈光與星光交相輝映,營造出浪漫的氛圍,小朋友們不僅能從劇中學會善良與勇敢,就連大朋友也看得津津有味。
極具浪漫氣息的吉石碼頭還有實力樂隊駐場演奏。經典流行、改編金曲、獨立搖滾等不同風格的音樂輪番登場,伴著晚風與燈光,為遊客營造出氛圍感滿滿的晚間河畔浪漫時光。(王潤/文並攝)
「盧溝曉月」文化節啟動
宛平城城牆正式開放
千年永定河,800多年盧溝橋,300多年宛平城……近日2025「盧溝曉月」文化節啟動,宛平城被一場裸眼3D燈光秀「喚醒」。宛平城城牆正式開放,遊客可以登上這座華北地區唯一保存完整的兩開門衛城。

「永定河,出西山,碧水環繞北京灣……」清澈的童聲響起,夜幕中的盧溝橋頭燈火璀璨,中華經典誦讀大會‧2025「盧溝曉月」詩會拉開了文化節的序幕。伴著永定河的潺潺水聲,抗戰英雄家書情景劇《山河不會忘記》將現場觀眾帶入劇中情節,開啟一場跨越時空的對話,「山河永定」的豪情壯志在此間流淌。佟麟閣將軍之孫佟曉東、趙登禹將軍之孫趙瑞明等抗戰英烈後人與北京榜樣、豐台好人、最美家庭代表和學生代表共同點亮「家燈」,讓精神財富一代代傳遞。
「我們即將踏過那座時空之橋,去喚醒沉睡的城垣,見證被光陰雕刻的盛世輝煌!」詩會的燈火散去,激昂的畫外音中,宛平城城牆開放儀式開始了。瞬間,城牆被3D光影秀點亮,磚瓦土石堆疊,拱極城拔地而起……
光影秀落幕之際,宛平城西城門緩緩開啟,一隊身著明朝鎧甲的「兵將」從城中走出,中間騎馬的「將軍」下馬,恭迎八方來客,「磚石銘刻千秋事,請君共赴宛平城!」

從西城牆的入口登上宛平城,西望是燈火中的盧溝橋,東瞰是城中燈影重重、人頭攢動。目前宛平城城牆開放的是東西城樓以南段城牆。順著古樸的城牆前行,走過復建的角樓、敵樓、中心樓,感受300多年衛城遺韻。
豐台正在打造「宛平博物館之城」,城牆上是北京首個以古城牆為背景的主題攝影展「城牆上的記憶——『氣壯山河‧偉大豐碑』」。109幅高清珍貴歷史照片,全景式呈現了從盧溝橋事變到抗戰勝利的壯闊歷程。
宛平城城牆常態化開放運營時間為,每年4月1日到10月31日,9時至晚7時開放,11月1日至3月31日,9時至晚6時開放,可通過盧溝橋文化公園公眾號及各線上平台購票登城。(孫穎/文 劉平/攝)
綠化灌溉「靠自理」 每年用水減七成
北京首家智慧節水主題公園亮相
位於豐台鎮的豐台花園近日完成智慧化改造,成為北京首家節水主題公園。園區內,噴灌系統像長了「智慧眼」,自動採集環境數據判斷是否需要澆水;像長了「靈巧手」,無需人員控制便可澆灌花草綠植……通過精準灌溉,豐台花園預計每年自來水用量最多可減少七成。

車水馬龍的四環路主幹道旁,豐台花園清幽雅致,是周邊居民健身、遛彎兒的好去處。雖然佔地面積僅9.37公頃,可公園內遊樂場、湖區、緩坡草坪、竹林山區、健身廣場一應俱全。
今年7月,一場智能升級在園區悄悄完成,31個或藍或白的「小腦袋」冒了頭。豐台區節約用水辦公室工作人員郝詩寧介紹,園區布設了31片土壤監測區域,這些露頭的「小腦袋」正是聰明的土壤墒情儀。
「它們可自動監測土壤濕度,如果土壤需要水了,它們會從休眠狀態啟動,告訴噴灌系統土地需要水了。」郝詩寧解釋,以前,豐台花園的綠化澆水需要人力完成,費時費力,還無法精準感知土地需水量。今年7月,豐台花園新增土壤墒情儀、智能井蓋、流量計、電磁閥等設備,構建起一個集監測、分析、決策於一體的智能化灌溉網絡。


改造後,公園管理員足不出戶,即可遠程澆灌。智慧噴灌系統可以定量、定時、按需澆水,根據植物需求靈活調控澆灌時間,讓綠化在不同氣候條件下都能得到最合理的水資源供給,避免水資源浪費。「不但節水,還能減少60%人工用量。」郝詩寧說。
公園的節水奧秘不止於此。園區同步完成了再生水管道的改造,形成5951.9米再生水環狀管網。無論是綠化澆灌,還是沖廁雜用,園區雜用水九成是再生水。公園還通過雨水回收、污水處理等措施,讓水資源得以循環利用。
公園西門門口處,一處顯示屏展示著公園內的土壤濕度、澆灌情況等信息。沙盤處,再生水循環系統展示了節水流程、雨水回收應用過程,市民可以直觀瞭解園區節水效果、再生水使用情況以及各類節水技術的實施效果。
園區同步建成了湖區智慧安防、智慧遊船、智慧廁所、噪聲監測等其它四大系統。五大智慧系統協同運作,讓園區完成了從「人工管控」到「智能調控」的跨越式轉型。(鬍子傲/文併圖)
世界公園上演光影盛宴
綵燈遊園會中「穿越世界」
2025年北京綵燈遊園會近日在世界公園拉開帷幕,活動將持續至2026年3月下旬。25萬平方米的光影世界中,70組綵燈、6萬餘件綵燈掛件共同打造出180個創意光影點,非遺綵燈技藝與先進光影科技,融合世界公園標誌性的微縮景觀,為市民遊客打造一場跨越時空的光影盛宴。

傍晚6點,天色漸暗,世界公園裡的綵燈照亮夜空,夜色中的微縮景觀呈現出不同於白天的別樣魅力。東門入口處,大熊貓花燈頭戴花環、懷抱竹筍,憨態可掬的樣子引得遊客紛紛上前合影留念。向裡走去,意大利台地園被綵燈裝點得流光溢彩,別具浪漫風情。
世界公園彙集世界各地著名建築的微縮景觀,燈會也融合五大洲文化元素,打造出特色各異的主題區。浪漫歐洲區,小型埃菲爾鐵塔、盧浮宮、南瓜馬車等微縮景觀點亮綵燈,比白天更添一份浪漫;活力美洲區,瑪雅文明主題燈光秀引得不少遊客上前互動;激情非洲區,動物主題綵燈是孩子們的最愛,不少親子家庭在現場拍照「打卡」;神秘亞洲區,日本櫻花、泰國佛像等亞洲元素燈組顯得更加神秘;多彩大洋洲區,藍色系燈組營造出海底世界的夢幻氛圍……


現場,遊客們循著燈光指引,流轉於五大洲的燈光、美食與風情演藝之中,還可以乘坐網紅小火車遊歷「一帶一路」主題區,踏上流光溢彩的浪漫之旅。
伴隨動感的音樂響起,湖中央一場非遺打鐵花的精彩表演,將熱鬧氛圍推向高潮。金紅色的高溫鐵水光芒四射,表演者迅速而穩健地將鐵水拋向空中並奮力擊打,鐵水在與木板接觸的剎那,瞬間炸裂成萬千燃燒的火花,點亮漆黑的夜空。觀眾從四面八方圍向湖畔,舉起手機錄下精彩瞬間。


除了非遺打鐵花的表演,燈會期間,世界公園還設立十餘處演藝舞台,帶來千餘場五大洲風情演藝。原有的《原始非洲鼓》《五洲迎賓》等常規節目仍將如期舉行,並且特別增加了《盛世華章》《印象江南》等數場表演,以及《花魁獻瑞》互動式巡遊,埃菲爾鐵塔下上演《一起看煙火》表演。
綵燈遊園會每天開放時間為9時至22時,亮燈時間為17時30分至22時,視日落時間進行調整,遊客可在超長週期的運營時間內,感受白天和夜晚的不同氛圍。(楊天悅/文 劉平 鄧偉/攝)
「共享花園」扮靚居民花樣生活
在豐台區北宮鎮張郭莊路5號院,有一處「共享花園」,街坊四鄰都可以在此認養盆栽植物,也可以把自家的盆栽分享於此,共同交流栽培體驗。
張郭莊路5號院建於2002年,共有兩棟樓、160多戶居民。由於面積不大,空間規劃利用也較為侷促,居民缺少休閒娛樂的場所。此前,不少居民喜歡養花,並且把花盆隨意擺放在單元樓門口等公共區域,不僅影響環境,還妨礙通行,讓本就狹窄的公共空間更加侷促。如何將居民的養花愛好轉化為社區治理的動力?徵求居民意見後,社區決定將散落在小區各個公共空間的盆栽集中起來,建成一處「共享花園」。

「共享花園」被選定在小區的一棵大柳樹下,這裡不僅能遮陽擋雨,平時還是居民閒聊納涼的好去處。不少居民把自己的盆栽搬了過來,社區也準備了長壽花、四季梅、虎刺梅等盆栽植物,幫助扮靚「共享花園」。居民還可以認養自己喜歡的植物,作為「共享花園」的「綠管家」,到了冬天,「綠管家」會把各自認領的盆栽帶回家,照顧它們過冬,待來年春天再把它們放回「共享花園」裡。很多小朋友的參與熱情格外高漲,大家不僅認養盆栽,還在裝飾上進行創新,將礦泉水瓶、洗衣液桶等改造成花盆,實現廢舊物品再利用。據工作人員介紹,凡參與「共享花園」建設的居民都能獲得一張積分卡,每次活動從幾分到幾十分不等,通過累計積分,居民可以兌換相應的生活用品。
為了同步推動「共享花園」周邊的小微空間改造,社區還發動「綠管家」中的小朋友繪畫投稿,畫出孩子們心中理想的「共享花園」。然後,社區請來中央美院的學子,以春、夏、秋、冬四季景色為題,在小院的圍牆上進行彩繪。經過彩繪裝點的「共享花園」成了小區最靚麗的風景線。彩繪牆的周圍增添了休閒座椅和共享圖書,社區還圍繞二十四節氣舉辦各類科普互動活動,更提高了大家參與社區治理的積極性。如今,「共享花園」裡承載著大家心血與期待的花花草草,正在精心呵護下繼續茁壯成長。(孫延安)
汽車博物館開起新能源「實踐課」
北京汽車博物館日前舉行「探索未來新能源汽車」專題活動,通過新能源車展講解、太陽能賽車拼裝等形式,傳播綠色出行理念,讓觀眾在寓教於樂中瞭解新能源車知識。
活動中,該館科教專員將國產新能源車的發展歷程娓娓道來,吸引了不少觀眾駐足。「這是中國第一代新能源車,續航里程只有150公里,而現在最新車型已經突破600公里。」


重慶觀眾蔣女士領著6歲的兒子聽得入神。她說:「通過參觀博物館、聽講解,我和孩子都瞭解到很多關於新能源車的知識。他還主動說,自己也要踐行綠色出行。」
活動教室,15組家庭參與了太陽能賽車拼裝。「這款賽車模型採用了雙動力設計,既可以用電池驅動,也能依靠太陽能運轉。」科教專員穿梭在課桌間,不時指導參與家庭。
螺絲刀與零件的碰撞聲此起彼伏,家長和孩子配合組裝各個部件。8歲的馮浩宸安裝車輪和太陽能板,他的父親則幫忙固定電動機和電路。「卡嗒」一聲,馮浩宸將最後一塊太陽能板安裝到位,興奮地說:「我的賽車完成啦!」
活動結束後,馮浩宸說:「親手製作,看到太陽能讓小車跑起來,這比書上看到的精彩多了。我能在實驗的過程中理解新能源的原理。希望以後可以參加更多類似的活動。」
汽車博物館表示,還將持續推出新能源主題活動,包括人工智能編程自動駕駛體驗等,培養青少年科技創新能力與環保意識。(柴嶸文 豐融/攝)
豐台橋南將實現「七軌覆蓋」
豐台橋南城中村改造項目騰退簽約已完成八成。在實現「拆除新建」提升居民生活環境的同時,該區域還將依托「站城一體化」開發模式構建高端商務服務、科技創新服務、文化體驗與城市生活服務並重的特色功能體系。據透露,未來這一區域將實現7條軌道交通線路覆蓋。
豐台橋南城中村改造項目涉及3個街道,拆遷改造範圍達20.43萬平方米,拆遷騰退後規劃總建築面積19.99萬平方米,可惠及1500餘戶居民。
從方位上看,未來該項目的上市地塊位於豐台火車站南北兩側。按照規劃,項目將依托「站城一體化」開發模式。距離豐台橋南項目不遠,豐台站站前城中村改造項目也已經啟動實施,將整體提升豐台火車站周邊區域。
值得一提的是,未來豐台橋南將實現7條軌道交通線路覆蓋,除了已開通的9號線、10號線、房山線和16號線外,還將有利用既有鐵路改造的市郊鐵路和地鐵快線。(曹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