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海大「向洋一號」無障礙遊艇正式下水,打造全民親海新平台。

國立海大「向洋一號」無障礙遊艇正式下水,打造全民親海新平台。

國立海洋大學「向洋一號」無障礙遊艇,正式下水,打造全民親海新平台。(國立海洋大學提供)

【記者張毅基隆報導】國立海洋大學27日下午,舉辦「向洋一號」無障礙遊艇下水暨首航儀式,全台首艘以無障礙體驗為核心理念設計建造的遊艇正式啟航。儀式由許泰文校長、基市社會處楊玉欣處長及本校師生代表共同見證,楊玉欣處長並擔任首航員,展現海大推動全民海洋教育、實踐海洋平權的具體行動。
「向洋一號」的核心理念為推廣全民海洋教育,並落實海洋平權精神。船體採用平穩安全的設計,結合無障礙設施,讓身障人士也能安全且自在地親近海洋。為實現真正的無障礙體驗,團隊特別邀專業身心障礙輔具廠商,共同參與設計,打造符合安全規範的液壓式升降平台與寬敞通行空間,讓輪椅乘客直接上下船艙,成為全民親海的新平台。
許泰文校長表示,這艘新船的啟用,不僅展現海洋大學對海洋教育的持續投入,也象徵著學校對基隆海洋發展的支持與承諾。許校長強調,未來學校將持續結合教學、研究與社會責任,推動更多元且具包容性的海洋行動,讓全民都能成為海洋的一份子。
楊玉欣處長指出,對於身心障礙人士而言,「障礙」並非單一層面的問題,而是同時存在於三個層面上。首先是身體層面的功能障礙,指個人在身體或心理結構、功能上出現損傷或限制,例如視力、聽力、肢體活動、認知或情緒功能等方面的差異。其次是活動層面的受限,意指因功能障礙導致在執行特定活動時面臨困難,如行走、閱讀、操作機械或駕駛等。最後是參與層面的限制,主要反映在社會環境或態度障礙,使身心障礙者無法平等參與教育、就業、休閒或公共活動。
楊玉欣強調,正因理解這三個層面的挑戰,這次打造的無障礙船隻,不僅是硬體設施的改善,更是「無障礙參與」精神的重要實踐,讓身心障礙者能夠安全且自在地親近海洋,真正享有同等的體驗權。
負責設計與建造的曹校章教授指出,海洋大學身為靠海而生的大學,長期以來推動多項結合海洋教育、研究與社會回饋的活動。「向洋一號」的誕生,正是希望能透過專業技術回應社會需求,讓更多人都能無礙地體驗海上活動。對一般人而言簡單的登船體驗,對於身心障礙者卻往往充滿挑戰,因此團隊在設計過程中,特別著重於結構安全、上下船動線與穩定性,希望透過這艘船,讓海洋教育真正實現共融。未來將持續推動課程與活動,讓身心障礙者實現一生一次的開船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