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城市圖書館入選全球百佳旅行目的地
擁有世界最大單體閱覽空間、中國最大智能化立體書庫
北京城市圖書館日前入選《時代週刊》2025年度全球100佳旅行目的地榜單,成為北京首個獲此殊榮的文化地標。每年,《時代週刊》從全世界各地的記者和撰稿人中搜集提名地點,包含酒店、遊艇、餐廳、景點、博物館、公園等,並通過申請流程來篩選那些能帶給人新奇經歷的地點,最終評選出年度最值得去的100個目的地。

《時代週刊》將北京城市圖書館選為「最受期待的公共圖書館」,推薦詞中寫道:建築設計融合中國銀杏樹和千年大運河元素,獲得中國綠色建築評價標識(GBEL)三星級,擁有世界最大的單體閱覽空間、中國最大的智能化立體書庫,每年舉辦超過3000場活動。

借助大數據、人工智能等科技賦能,北京城市圖書館打造閱讀服務新場景。物聯網技術實時監控場館狀況,為讀者自動調整溫度和照明;元宇宙體驗館利用數字孿生技術構建虛擬與現實交融的閱讀世界,讀者可在線上平行世界中探索知識,與數字人對話;AI數智館員「圖悅閱」線上線下全天候為讀者提供查詢、咨詢服務;多維機器人館員可為老年讀者送書到桌,也在館外園區巡航提供借閱服務;利用AI、裸眼3D等技術復原的《牡丹亭》、《本草綱目》、《天工開物》等古籍內容經典場景,將古籍以可觸摸、動態化形式呈現給讀者。(邱偉/文 黎振平/攝)
「灣里」進入開業倒計時
環球影城旁「不夜城」竣工
與北京環球影城主題公園一路之隔,備受關注的國際商業娛樂綜合體「灣里」項目已於近日通過竣工驗收,進入開業倒計時。
「灣里」項目由王府井WellTown、諾嵐酒店、汀雲小鎮三部分組成,彼此之間有多個廊橋相連,充分承接環球影城「溢出效應」。北京城建集團僅用3年多的時間,就讓這座總投資超百億元人民幣、總開發規模約50萬平方米的「不夜城」竣工。

華北最大奧萊招商進度超90%
「開業之後,大家來到副中心文旅區,可以多留幾晚,玩得更盡興。」項目經理廖陳斌指著項目沙盤表示。
幾乎每一位參觀者看到這座沙盤時,都會點贊「灣里」項目周邊便捷的交通體系——西側與北京環球度假區僅一路之隔,東側緊鄰東六環主路;從地鐵八通線、7號線花莊站出站即可抵達;遊客從小鎮出發,只需乘坐一站地鐵,就能抵達環球影城……規劃中的S6線,還能拉近「灣里」和大興機場、首都機場的距離,在建的副中心站綜合交通樞紐也在附近。
目前,位於「灣里」項目北部的王府井WellTown,招商進度已超90%,各商舖即將進入裝修階段。這座堪稱「巨無霸」的商業體建築面積約17萬平方米,計劃引入超500個國內外知名品牌,文化藝術、運動娛樂、兒童遊樂等體驗式業態占比高達50%,首次進入副中心的品牌占比超60%,將成為華北最大奧萊。

穹頂「瀑布」傾瀉而下
走進王府井WellTown內部,30多米高的穹頂營造了標誌性景觀。「穹頂上安裝了水幕裝置,目前正在調試,未來將有『瀑布』從6層樓頂傾瀉而下。」廖陳斌展示的效果圖顯示,這座「瀑布」讓商場更顯靈動,如夢似幻。
王府井WellTown旁邊,是更加注重「沉浸式體驗」的汀雲小鎮。這部分建築面積約18萬平方米,精心打造了五大體驗中心,包含中國國家地理探索中心、小王子主題樂園、沐蘭遇湯宿、芸暢夢田Live House和URIDE友滑滑板場。
汀雲小鎮是北京最大的地鐵上蓋項目,巨大體量帶來的施工難度,在大陸相當罕見。包括五大體驗中心在內,小鎮共有75棟單體建築和不少廊橋,下面就是繁忙的地鐵1號線和7號線,工作日的早晚高峰,每2分鐘就有一趟列車經過。
「我們增加了一個轉接平台,相當於給小鎮重新造一個穩固的、安全的基礎,確保地鐵線運營安全。」廖陳斌說,汀雲小鎮的建成可以為同類型項目提供大量可借鑒的優秀經驗。

無邊泳池賞環球最美「天際線」
五星級的諾嵐酒店建築面積約3.5萬平方米,雖然在體量上不及王府井WellTown、汀雲小鎮,但因酒店直接面向環球影城,彼此之間僅一路之隔,因此落日餐廳、無邊泳池以及不少客房都可以欣賞環球最美「天際線」,夜間還能欣賞魔法城堡燈光表演。
站到無邊泳池旁,望向窗外就是小黃人樂園、魔法城堡、霸天虎過山車等景點。諾嵐酒店可提供約329間客房,正在進行內部軟裝。儘管酒店的設計靈感源自古巴比倫空中花園,擁有圓拱形落地窗、大堂羅馬柱等西方元素,但內部裝修融合了東方美學,使用了大量實木,為遊客提供更多藝術享受。
諾嵐酒店有專屬通道直連王府井WellTown、汀雲小鎮,讓「住購玩」實現無縫銜接。酒店還有高端餐廳,為遊客提供高水準的中西餐菜品。(陳強 高小 方潔/文 陳強/攝)
「四季村晚」大運河畔火熱上演
由通州區文旅局、通州區張家灣鎮政府主辦的「就等這一夏」——「四季村晚」日前在張家灣鎮後坨村文化大院火熱上演。活動以音樂為媒,在大運河畔搭建沉浸式舞台,以運河為幕,以星光為燈,以群眾為主角,呈現「運河上的通州」夏日之美。

首先登場的「傳承之美」篇章以傳統文化為基調,開篇歌伴舞《運河詞》旋律悠揚,講述大運河流淌千年的文化故事,為整場「村晚」定下厚重溫潤的文化基調。通州區級非遺代表陸辛莊少林武術隊表演《傳承》,一招一式間盡顯功法精髓。南許場藝術團帶來合唱《在希望的田野上》,喚起觀眾心中對土地與生活的樸素熱愛。太玉園舞蹈隊的舞蹈《天下運河》以身體語言再現運河兩岸的豐饒與靈動。

「活力之夜」篇章在燈光與節奏中釋放青春氣息。青年歌手一曲《第一天》,勾勒出盛夏夜晚的澄澈情緒。相聲《開心一「夏」》用詼諧語言描繪生活百態。西定青春舞隊帶來流行舞《快樂夏季舞》,用動感舞步點燃現場熱情。
「夏日歡歌」篇章將舞台交給群眾,歌伴舞《我的通州我的夢》,用充滿力量的歌聲描繪副中心的發展願景。來自本地的後坨村非洲鼓隊帶來《幸福中國一起走》,在鼓聲中傳遞出濃濃的鄰里溫情。街舞表演、歌曲聯唱也依次上演,讓這個屬於「村民的舞台」在夏夜星光下熱鬧收尾。

在「四季村晚」正式演出啟幕前,張家灣鎮「張灣我最行」文藝大比拚頒獎典禮率先登場,為歷時五個月、覆蓋五大賽項的群眾文化盛事畫上圓滿句號。作為張家灣鎮年度重點文化活動之一,「張灣我最行」涵蓋歌唱、舞蹈、民俗花會、戲曲曲藝與器樂演奏等門類,吸引全鎮89支隊伍、1100餘名群眾積極參與。(路艷霞)
可深度清潔樹坑磚縫等死角 效率是人工清掃的四倍
落葉季將至 「清掃神器」通州上路
天氣漸涼,落葉季將至。一款由普通「四桶位垃圾清運車」改造而成的多用途吸掃環衛車近日在通州區試點上路運行。該設備不僅可快速清潔人行步道周圍的落葉和樹花,還能深度清潔衛生死角,效率是人工清掃的四倍。
今年7月,通州區環衛服務中心和通州京環公司城市清掃五中心展開了「四桶位電動三輪車多用途改造」計劃,在垃圾清運車上加裝了小型電動吸塵器、吸盤、破碎機和過濾層等一系列設備,讓垃圾清運車變成靈活的「移動吸塵器」。

車輛在道路行駛過程中,安裝在車底的吸盤可以將路面的落葉和樹花全部吸入。遇上樹坑等難以快速清潔的點位,環衛工人可將固定在車身的巨大風管摘下,手持風管將落葉和樹花快速吸入。
過去,環衛工人清掃完畢後,必須人工將垃圾倒入車載的垃圾桶內。經過改造後,車內配備的垃圾存儲袋與吸盤、風筒直接相連,無需人工操作即可自動將垃圾裝袋。車內還載有小型破碎機,即使樹枝被無意間吸入,也可以自動破碎成小塊落入垃圾袋內,最大限度節省空間,便於清運。車內安裝的過濾裝置,則可以降塵、降噪,避免二次污染。
據介紹,環衛工作人員平均每小時可以完成400平方米的道路保潔,而改造後的多用途吸掃車每小時能清掃保潔路面1600平方米。
「『落葉季』『樹花季』過後,該設備依然能夠發揮巨大作用。如,一些樹坑被裝飾蓋覆蓋,卡在縫隙中的煙頭很難清理,環衛人員用吸力強大的風筒就能輕鬆對這些衛生死角進行清潔。下一步,車內還可以增設水箱和高壓水槍,對惱人的樹下黏性物質進行沖洗。(張楠)
串聯起五大熱門打卡地
副中心T116路公交線火出圈
今年暑期,北京城市副中心的T116路公交車,節假日日均承載遊客將近2000人次。為何這麼火?線路裡藏著答案——T116路串聯起環球影城、副中心三大文化設施、城市綠心森林公園、大運河森林公園、路縣故城遺址博物館五大熱門打卡點位,沿途還有5個站點可與地鐵7號線、八通線、6號線實現換乘。
鮮為人知的是,T116路自2019年年底開通以來,歷經7次調整,才成了現在的「文旅專線」。
2019年年底開通初期,T116路線路總長約11公里,主要服務於區域通勤和地鐵接駁需求,乘客基本是上班族。
2020年秋天,乘著城市綠心森林公園開園的「東風」,T116路迎來首次調整,一次性增加了多個站點。此後,T116路調整了幾次發車時刻表,進一步延長運營時間。
2021年秋天,環球影城主題樂園在副中心文化旅遊區開園。幾乎與環球影城開園試運行同步,T116路增設環球度假區站。乘客下了站台,乘電梯上二樓就到了環球影城的城市大道入口。
這次調整,T116路除了增設環球度假區站,還串聯起通州梨園鎮的多個大型社區,線路總長度增至約24公里,方便周邊居民去環球影城的城市大道遛彎。
去年6月,北京大運河博物館的「探秘古蜀文明——三星堆與金沙」展覽異常火爆,154萬人次參觀者讓這座被譽為「運河之舟」的博物館頻頻登上「熱搜」。展覽進行期間,T116路在北京大運河博物館、北京城市圖書館、北京藝術中心周邊增設多個站點,方便遊客接駁地鐵線路。
隨著今年6月路縣故城遺址博物館開放,T116路也把線路延長到了博物館周邊。(陳強)
十餘組家庭解碼漢代農耕
路縣故城遺址公園近日開展科普活動「路衍芳蹤——大漢糧倉‧五穀俱全」,十餘組家庭走進公園五穀試驗種植區,沉浸式感受漢代農耕文化。(方非 攝)
通州首家永輝版「胖東來」開張
烘焙新品由周邊居民投票決定
通州萬達廣場內的永輝超市日前重新打開大門,這是永輝在城市副中心落地的首家學習胖東來自主調改門店。
即使在工作日,依舊有眾多居民排隊打卡永輝版「胖東來」。「我去過好幾次其他調改店,這下終於開到家門口啦!」通州居民張先生發現,這家店的商品更加豐富,還有穿好的烤串、加了蒜蓉的生蠔和去頭小龍蝦等,讓家庭聚餐更省心。
調改後,賣場過道拓寬至約4米,可以同時容納三輛購物車穿行;貨架則集體變矮至1.6米,踮腳就能輕鬆夠到頂層商品。貨架上的商品也大變樣。升級後的門店以永輝農場直供和各地時令商品相結合的模式,豐富顧客的選擇。此外,消費者還能買到胖東來的啤酒、白酒等熱門商品。
店內負責人介紹,開業前,店裡還特別組織了烘焙品鑒會,由周邊居民投票決定烘焙新品。票數較高的手指提拉米蘇、桃子慕斯蛋糕、巧克力誘惑蛋糕等新品紛紛上架。
濃濃的煙火氣中,顧客也體驗到更好的服務。門店延續了以往調改店的各項服務,如在便民服務區配備電子血壓計、身高體重測試儀、免費茶飲、免費1小時的充電寶等。同時,還首次增設餐吧,提供汽水、冰淇淋、熱狗等,並配以桌椅,為顧客提供休憩場所。(馬婧)
見證70多年「影史」通州最老影院「謝幕」
通州區西海子電影院近日拆除完成,這座規模不大、其貌不揚的電影院,見證了70多年「影史」。
「還記得當年《少林寺》上映,我在西海子電影院一天看了3場。」「小時候幾乎所有電影都是在這兒看的。」……拆除消息傳出後,有網友給西海子電影院製作了「告別視頻」,短短幾天,轉發量突破4000次,評論區更是掀起了一輪又一輪「懷舊潮」。
西海子電影院建築的歷史可以追溯到20世紀30年代,曾作為所謂的「冀東防共自治政府」西海子禮堂使用,後來還當過劇場。自1950年初改建為電影院以來,已有70多年。

1961年出生的陳克強,曾經在通州電影發行放映公司工作20多年,沒少往西海子電影院跑。「1984年,我跟愛人在西海子電影院看的《南拳王》,兩張票總共花了五毛錢。我記得特別清楚,因為這是我倆看的第一場電影。」
陳克強說,很多「老通州」人生中的第一場電影,都是在西海子電影院看的。「上世紀80年代那會兒,全通州只有3家電影院。當時很多人的文化娛樂生活,就是逛公園、看電影這兩件事兒,西海子電影院旁邊就是公園,特別有吸引力。」他回憶,趕上熱門影片,影廳裡座無虛席,就連夾道也會放上木凳子坐人,還有不少人甚至直接在後牆邊上站著看。
隨著時代發展,通州的電影院越來越多,目前已經開了10多家,其中不乏首都電影院、環球影城城市大道電影院這樣「自帶光環」的知名影院。群眾的文娛活動也不再是20世紀80年代的「老兩樣」。為了迎合市場需求,西海子電影院曾經一度增加保齡球館、電子遊戲廳、錄像廳等功能來提升吸引力,但效果欠佳。2021年不再播放院線電影後,這座電影院開始承接演出、音樂劇、舞台劇。
很多「老通州」在感慨家鄉日新月異的發展速度時,也會有些苦惱:「很多地方變化太大,多了好多新地名、新建築。將來出門,恐怕得開著導航了。」但讓大家感到欣慰的是,儘管時代飛速發展,仍有很多銘刻著幾代人記憶的廠房、體育場、商場,正通過城市更新留住滿滿的「通州老城記憶」。
以新華大街為例:成立於1962年的北京光學儀器廠,未來將成為敞開式、花園式園區,周邊市民都可以進去逛逛;全新的通州體育場不久前亮相,老跑道、老球場被保留了下來,還新增了游泳館、冰上運動館;陪伴了通州人30多年的人民商場,也蛻變為數字經濟智城園……
著名作家王梓夫在《通州紀事》序言中寫道:「城市是有味道的。當你乘坐著火車深夜在某個站停車的時候,不必起來看站牌,光憑著味道就知道是哪個城市了。」眼下,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設快馬加鞭,這片熱土生機足、故事多、味道醇,還有很多韻味悠長的「通州老城記憶」等待被喚醒。(陳強/文 方非/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