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承一百七十一年乙巳鷄籠中元祭,放水燈遊行

傳承一百七十一年乙巳鷄籠中元祭,放水燈遊行

傳承一百七十一年乙巳鷄籠中元祭,放水燈遊行(記者江宏志翻攝)

【記者張毅基隆報導】2025乙巳鷄籠中元祭5日晚間,迎來最熱鬧的壓軸重頭戲「放水燈遊行」。由吳姓宗親會擔任主普,攜手各姓宗親會、慶安宮、米穀公會、基隆市政府與市議會,共同打造一場融合傳統祭典、在地文化與現代藝術創意的城市盛典,為基隆街頭注入滿滿祝福與文化能量。
今年活動吸引韓國尚州市、日本八代市及吳市等姊妹市代表團來訪,展現基隆中元祭的國際魅力。
今年遊行花車設計別出心裁,吳姓宗親會推出「泰伯公花燈車」,彰顯祖訓「謙讓開拓」,「保生大帝花燈車」展現醫神精神,「活躍基隆花燈車」融入海洋意象,「巳蛇花燈車」結合生肖與「白蛇傳」故事,還有聲光炫目的電動藝閣,展現文化創意與工藝美學。
基市府今年首度攜手插畫家包大山,以溫暖的筆觸與鮮明的色彩,將基隆山海風光、港灣船舶與主普壇意象化為遊行花車,展現傳統與當代融合的藝術視野。市府遊行隊伍中,在地育陽舞蹈團的小朋友,帶來純真笑容與熱情表演,象徵文化從小扎根、生生不息。
乙巳鷄籠中元祭5日晚間,在市區放水燈遊行,由於天氣不好,遊行途中下了一場短暫大雨,讓遊行的隊伍淋成落湯雞;深夜鷄籠中元祭最具代表性的科儀,八斗子望海巷的「施放水燈頭」,在5日深夜登場。水燈首承載著171年來的文化意涵與歷史記憶,吸引大批市民與遊客移師八斗子望海巷,共同參與這場莊嚴而盛大的傳統儀式,為中元祭慶典注入深厚的精神力量。
水燈首由遊行送至望海巷後,在道長主持的科儀中展開施放程序。儀式自深夜11時正式開始,所有水燈首集中於岸邊香案與供桌,供上香花、菓品與銀帛,再由法師誦經致祭。隨著經懺與鞭炮聲迴盪夜空,各姓宗親會代表合力將水燈頭抬至海面,並以經衣與銀紙填充後引燃,象徵招請海上孤魂慰安,為其照路引航,同時化贈新的棲址之所與通用之財。
副市長邱佩琳指出,「施放水燈頭」是鷄籠中元祭的重頭戲,不僅是對水上孤魂的邀請,更是將祈福與善念透過烈焰與波光傳遞於大海之上。水燈首漂浮燃燒的景象,如引領「好兄弟」參與翌日主普壇普度科儀,接受供養。她表示,這項古老科儀延續至今,正是基隆世代守護與傳承信仰文化的最佳見證。
文化觀光局長江亭玫指出,今年特別安排線上直播,讓無法親臨現場的民眾能同步參與盛會,並在現場施放煙火,映照望海巷夜空,為這場傳統科儀增添視覺與精神的雙重震撼。

深夜在八斗子望海巷施放水燈頭,加上煙火照亮夜空。(記者江宏志翻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