鷄籠中元祭之舞
200名土風舞者曾在放水燈大遊行,表演「鷄籠中元祭歌舞」非常壯觀。
【幽湖閒話】鷄籠中元祭之舞∕李伯元
2025年鷄籠中元祭輪由吳姓宗親會主普,放水燈大遊行開幕典禮是重頭戲,表演的節目,多由主普姓主導,因而每年都各顯神通。
除必須維持傳統科儀,由開龕門、點燈、迎斗燈到放水燈,最後在慶安宮交接手爐,給接棒主普姓宗親會,傳統科儀必須傳承之外,參加放水燈的各姓宗親會,在放水燈大遊行,各有表演。
多年來,由於日本各地也有傳統的祭典,都有代表性的歌舞和圖騰,成為祭典遊行開場的最受矚目的重頭戲,成為吸引各地遊客前往觀賞的祭典節目。反觀已有171年歷史的鷄籠中元祭,直到去年張廖簡宗親會主普時,和文觀局推出「設計精美而富於內涵」的中元祭圖騰,獲得設計獎及大眾好評。
今年輪由吳姓宗親會主普,令人高興的是仍採用同樣圖騰,連邀請函、貴賓證等都採用此圖騰,奠定此後為代表鷄籠中元祭的圖案。鷄籠中元祭早先也有推出「鷄籠中元祭之舞」,以往中元祭放水燈大𨔼行,由於中元祭傳統科儀和慶安宮有歷史的淵源,所以先由慶安宮花車前導,也因而推出200名舞蹈老師群,行進間表演「雞籠中元祭之歌」。
當時邀請基隆籍陳德田老師作曲,名舞蹈家孫翠玲老師編舞,當時啄木鳥合唱團團長簡曉東歌唱,由得金鐘奬的我作詞。
放水燈遊行後來改由主普姓前導,慶安宮改在各姓宗親會之後,各機關團體前,「中元節祭之舞」舞群,偶爾參加,去年張廖簡宗親會又推出「中元祭之舞」有一百名舞蹈老師下埸,行進間表演,不逗留在台前表演,做了最好的示範。因為各姓陣頭在觀禮台前停留表演,使遊行隊伍中斷,路旁觀眾很反彈。
今年之後,希望鷄籠中元祭有了代表性圖騰,文觀局策劃明年起有代表性的「鷄籠中元祭歌舞」,而能由府會各機關團體,同主普姓一樣,輪流上場做放水燈開場表演,必能使「鷄籠中元祭」揚名海內外,成為觀光旅遊的焦點。
「鷄籠中元祭」代表性的圖騰,精美富內涵。(記者李伯元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