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發一萬的爭議!

普發一萬的爭議!

藍營民代全體支持「普發一萬元」(記者李伯元攝)

【幽湖閒話】普發一萬的爭議!∕李伯元
在野黨立委主張普發一萬元給每個國民,而且破除困難,終獲立法院三讀通過。
普發一萬元,應在十月發出,此項決議,是在野黨立委提案並通過,一般認為有助於全體藍營遭受罷免時,獲得民眾投「不同意罷免」,因此,執政黨方面對「普發一萬元」有反對的意見,甚至直指有政策買票之嫌,由中央到地方引發「普發一萬元」的爭論,成為「大罷免」的「大辯論」,此項爭議要訴諸民意,結果為何,恐怕在投票後,可見真章。
基隆立委林沛祥是堅持「普發一萬元」在野黨立委戰將。「普發一萬元」的理由,閒話已經提過,不外乎;政府超徵稅金多達5100多億元,從中撥出2300億元普發國民每人一萬元。這是還錢於民,並非政府另加預算。
以往蔡英文、馬英九總統任內,也曾發倍券,五倍券和現金6000元。效果不錯。因而「普發一萬元」有先例可援,無可厚非。社會上有很多收入不多的人,渴望普發一萬元,對生活不無小補。但是,從行政院長到來基層繞境的民進黨秘書長林右昌等,都不以為然,反對的說法,包括面對罷免有政策買票之嫌,一萬元買不到一架無人機,或者冰箱,一萬元不過一日菜金,應用於補助台電。為了要「大罷免大成功」罷掉在野黨立委,使立法院朝小野大變成朝大野小,柯建銘總召當院長。
此次大罷免分成兩波,第一波的結果,應可看出大勢。正當風災過後,南部受災不輕。「普發一萬元」更受歡迎,坊間對反對普發萬元者,可以捐助災民,或回贈國庫,沒有必要反對「普發一萬元」。
地方覺得,執政者「策略」要檢討,賴清德以往曾力主發現金給民眾,頗獲好評。此次,要普發一萬元也必須由政府處理,何不也「有志一同」也同意普發,而不必和「反惡罷」的唱反調,也許不因對立,促使喜歡普發一萬元的民眾,投向「不同意罷免」,罷免也是選戰,要先赢得「戰略」才有助於「戰術」。

基隆選出的林沛祥立委堅持「普發一萬元」。(記者李伯元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