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海大USR計畫「雲林四口-里海漁鄉」與在地合作密切
國立臺灣海洋大學四十多位師生,日前前往雲林縣四湖鄉三條崙海洋教育中心辦理「海洋教育科技AR、VR體驗互動教學」,圖為淨攤活動。【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提供】
【記者張靜惠基隆報導】國立臺灣海洋大學USR計畫「雲林四口-里海漁鄉」與在地合作密切,日前由李明安副校長及曾煥昇副教授帶領42位海大師生,前往雲林縣四湖鄉三條崙海洋教育中心辦理「海洋教育科技AR、VR體驗互動教學」,以科技為媒介,深入推廣海洋教育。
海大同時聯合雲林縣政府、四湖鄉公所、國立北港農工職業學校及崙南社區,共同辦理「淨灘、淨岸、淨林活動」,提升學生與居民對海洋環境變遷的認識與海洋保育急迫性的認知,由三條崙海洋教育中心人員為海大師生進行雲林海岸線基礎知識講解,介紹當地海岸現況與主要挑戰。
隨後師生體驗中心設置的AR、VR互動科技體驗區,包括多人沉浸式划船、模擬釣魚、互動投影、沉浸情境投影等,透過寓教於樂的方式,加深對海洋環境的理解與關注。
海大師生聯合雲林縣政府、雲林縣四湖鄉公所、國立北港農工職業學校及崙南社區,總計76人,齊聚三條崙海水浴場親水公園,共同參與「淨灘、淨岸、淨林活動」。活動由海洋教育中心楊永毅主任領隊,帶領大家一同探訪四湖沿岸環境,實地解說親水公園的環境特色與變遷歷程,同時導覽三條崙海清宮包公祖廟及鄭成功文物陳列館,讓參與者更深入瞭解先民與海洋互動所累積出的在地文化與歷史價值。
在海大與北港農工師生、四湖鄉公所及崙南社區社區村民的通力合作下,撿拾大量海洋廢棄物與垃圾,包括蚵棚竹架、蚵殼、保特瓶與保麗龍等。楊永毅主任指出,雲林與彰化為臺灣養殖蚵的重要縣市,養殖設施在颱風或強風作用下容易導致損毀,造成廢棄物漂流上岸,嚴重影響海岸生態環境。透過此次實地「淨灘、淨岸、淨林」的活動,讓參與者更清楚了解人類活動對海洋的影響,也反思個人對海洋保育的責任與行動,激發從「心」出發的環境行動力。
李明安副校長代表海洋大學頒發感謝狀,致謝雲林縣政府、四湖鄉公所、北港農工、崙南社區、三條崙海洋教育中心及楊永毅主任的大力協助,並感謝師生與當地社區民眾的熱情投入。期盼透過這次行動深化海洋知識的傳承,實踐減塑與環境保護,共同為雲林沿海的美麗與永續貢獻一份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