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災不能等!基隆市全面啟動「防災協作中心」。
防災不能等!基隆市全面啟動「防災協作中心」。(基市消防局提供)
【記者張毅基隆報導】為提升基隆市的防災韌性,基隆市在災害應變中心,舉辦「防災協作中心啟蒙暨啟動說明會議」。會議由基隆市災防辦副主任消防局長游家懿主持,邀海洋大學副校長顧承宇、強韌台灣防災計畫專家莊睦雄與劉芷妤教授,以及慈濟基金會防災組長劉秋玲等專家學者與會,探討防災協作中心的設立與運作機制。
會中由市府民政處、社會處及各區公所區長、秘書、相關業務課室、韌性社區及協力團隊約50人與會,協商協作中心的運作模式,確保未來災害發生時能迅速應變,有效調度資源,提升社區自救與互助的能力。
莊睦雄教授介紹「防災協作中心」核心功能,當災害發生時,協作中心的志工可以協助收容所開設、疏散避難、物資調度及災情查報等工作,發揮災害應變時的關鍵作用。而協作中心的志工都要具有防災士的資格,以提升各項專業度。
莊睦雄表示,會對於各區規劃小型兵棋推演,透過模擬各類災害情境,驗證防災協作中心的運作模式,進一步提升整體應變效能。同時協力團隊將協助各區公所建立人力資料庫,整合社區志工、防災士及有意願參與防救災工作的志工團體,在災害發生時能夠迅速調度適當人力,提升救援與應變效率。
慈濟基金會防災組長劉秋玲師姐分享其他縣市防災協作中心的籌組經驗。秋玲師姐指出,防災工作需要仰賴社區力量,慈濟長期深耕地方,透過培訓志工、建立物資儲備機制、規劃災害應變演練,提升社區在災時的自救與互助能力。她強調,防災不能等到災害發生才準備,而是平時就要建立好聯繫網絡,確保資源能夠迅速到位。
消防局長游家懿表示,近年來由於極端氣候影響加劇,強風、豪雨、地震等災害風險日益增加,因此,各區公所籌組「防災協作中心」,能強化基層應變能力,建立災時資訊通報、物資儲備及社區動員機制,進一步提升市民的安全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