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市府的網路廣播節目「基隆Podcast」邀委託行街區總經理邱孝賢,分享基隆委託行昔日盛極的榮景

基市府的網路廣播節目「基隆Podcast」邀委託行街區總經理邱孝賢,分享基隆委託行昔日盛極的榮景

圖:邱孝賢說「禁奢令」,成就當年基隆委託行榮景。(基市府提供)

【記者張毅基隆報導】早期的基隆委託行盛極一時,全盛時期有二百間店家,吸引高端客群前來消費,基市府的網路廣播節目「基隆Podcast」,主持人余治明邀委託行街區總經理邱孝賢,為民眾分享基隆委託行昔日盛極的榮景,以及當時環境下產生的「獨特職業」。探討現在的委託行,如何因應社會變遷與挑戰,重新融入文化與創意,成為基隆城市的獨特亮點。
邱孝賢表示,委託行源自於國民政府遷台後,許多大陸地區的民眾定居於今日孝一路、孝二路一帶,由於遷台人士不少從事船運業,加上當時「禁奢令」嚴格限制舶來品的輸入,因此許多人在海外購買各式舶來品,等船隻在基隆靠港後,再送到委託行寄賣。當時駐台美軍也會寄賣手邊值錢的用品,漸漸地形成現在的委託行商圈。
邱孝賢指出,民國四十年代到七十年代,是委託行最為興盛的時期,鼎盛時期商圈內有高達二百多家的委託行,銷售的商品五花八門,從服裝、帽子、煙斗等時尚用品,或是兒童的糖果玩具等,都可以在委託行滿足需求。隨著運輸的進步與貿易更為開放,民眾對委託行的依賴明顯降低,導致商圈逐漸萎縮,在地方創生團隊進駐後,透過環境的改善以及舉辦市集等活動,活絡當地的經濟。此外也申請文化部補助,透過圖像等視覺化的形式,呈現委託行的在地故事,希望讓更多的人能認識委託行的文化。
邱孝賢說,為振興委託行商圈,商家們成立委託行商區發展協會,在每年十一月就開始掛起聖誕燈飾,營造出聖誕氣氛。同時發展協會也成立「福氣委託行」,除在一樓可以購買基隆特色的名產外,二樓也可以做為用餐的空間,三樓規劃作為講座、夏令營等活動的空間,讓更多年輕學子認識基隆這片土地的歷史。
主持人余治明表示,早期貨運流通不易,多仰賴船運,基隆作為北台灣的國際港口,常有船員攜帶舶來品委託在地商家販售,逐漸形成委託行商圈,委託行也成為當時高端精品的集散地,吸引無數人前來尋寶。隨著時代演進,購買精品擁有更多通路選擇,委託行商家逐漸轉型,結合故事、文創、美食等元素,賦予委託行全新的生命,下次來到基隆不妨走進委託行,見證文化與創意的結合,來一趟真正的尋寶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