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市學生救護包紮競賽,首增CPR∕AED實戰,讓學生化身全方位急救小英雄。

基市學生救護包紮競賽,首增CPR∕AED實戰,讓學生化身全方位急救小英雄。

基市學生救護包紮競賽,首增CPR∕AED實戰,讓學生化身全方位急救小英雄。(基市教育處提供)

【記者張毅基隆報導】為全面提升學生的緊急救護能力,基隆市立國中緊急救護包紮競賽在百福國中體育館,熱烈展開,競賽不僅持續創傷包紮的實作,更首度正式納入「CPR及AED心肺復甦術」競賽項目,讓學生具備從外傷止血到心臟驟停的全方位黃金救援技能,將救護知識轉化為實戰能力。
面對巨災常態化,急救已不只是專業人員的責任,更是全民所需具備的素養。今年的競賽突破性地增加了CPR及AED的實戰考驗,以包紮競賽為主、心肺復甦術為輔,實際讓同學動手操作,在所有流程都完成標準後,運用計分安妮判斷成績高低。
競賽分為兩大項目,從最主要的包紮競賽,延續高標準要求,考驗各校團隊合作與細節掌握度。競賽題目包括繃帶8字形包紮法、巾狀包紮、帶狀包紮等6道試題。在激烈的競爭下由明德國中獲得特優、武崙國中及中山高中(國中部)獲得優等。新增的CPR及AED實戰測驗,各組隊伍需在指定時間內,完成「叫、叫、C、D」流程,確認患者安全並檢查意識、指定人員撥打119、取得AED,評估呼吸後施行胸外按壓,並正確操作自動體外去顫器(AED)的完整流程,考驗學生在急症發生時的反應速度與技術精確性,由百福國中取得勝利。
今年緊急救護包紮競賽,如往年一樣分秒必爭,新增的CPR∕AED測驗更是新的挑戰;擔任裁判的基市消防局教官表示,今年是第一年將CPR∕AED進行測驗,會留意今年學生在學習上容易忽略的地方,作為明年操作檢核的重點觀察項目,希望透過競賽與平時訓練,當意外真實發生時,能多一些搶救的黃金時間。
基市教育處長徐嬿立表示,未來將持續投入多元豐富的防災教育資源,例如補助小一新生防災頭套、持續防災教育館參訪交通補助、舉辦全市各校防災研習、防災教材教具工作坊等,讓救護技巧不僅是競賽的項目,而是每位學生都能嫻熟於心的終身技能。